打造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街区”样本
2018-05-08 10:11:20 稿源:桥东街道办
“桥东11个社区(村)中有9个社区属于城市社区,社区治理能否有效,是实现‘首善街区’目标的关键。”李伟强说。
桥东街道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广东省“互联网+商创”小镇和惠州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27日,桥东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伟强向记者介绍,桥东着力在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推进好“1+3+3+3”行动计划(“1”就是围绕“建设绿色现代化山水城市首善街区”这一核心目标,“3+3+3”分别是实施经济发展“三创”战略、开展环境整治“三大行动”、推行基层党建“三化”模式),着力把桥东打造成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街区”样本,奋力在服务惠城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区上走在最前列。

实施“三创”发展战略
李伟强说,桥东把实施“三创”发展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发展“科创”产业、“商创”产业、“文创”产业,打造“三个展示窗口”,引领桥东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街区”打牢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是大力培育发展“科创”产业,打造“惠城智造”的展示窗口。全力以赴抓好新开河景观公园、新开河北桥、滨江路、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征地拆迁工作,力促哈工大集团、高盛科技等优质项目尽快落户文头岭片区(简称文岭),打造成集研发、设计、孵化、转化、展示、交易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创产业高地,成为惠城区“1+4”工业园区配套科创要素市场,引领桥东乃至“惠城智造”加快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商创”小镇建设,打造广东省“互联网+商创”的展示窗口。大力推进赛格广场二期电商产业综合体、创客空间、智慧大街建设,瞄准“互联网+”产业链高端环节引进一批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标杆企业,努力把东平片区打造成集人才金融支撑、互联网创新创业、现代电商孵化、智慧应用等为一体的“互联网+商创”小镇,引领桥东乃至惠城区“互联网+”产业提速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打造惠州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着力做好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和城市和谐更新工作,大力培育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目前,苏东坡景区已建成开放,接下来将做好水东街返租和分房安置工作、嘉祐寺旧址复原保护工作,以及东坡亭粮仓文创空间、杨启明将军故居、铁炉湖裘屋等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努力把惠新街-铁炉湖-水东街轴线打造成市民的休闲文化中心、惠州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和款待八方游客的接待中心,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打造“首善街区”样本
打造“首善街区”样本,既要通过“三创”战略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又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李伟强说,桥东11个社区(村)中有9个社区属于城市社区,社区治理能否有效,是实现“首善街区”目标的关键。桥东将始终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推行党建“三化”模式,开展环境整治“三大”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共建共治共享的“首善街区”。
在基层党建方面,桥东推行党建网格化模式。在社区成立党委,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设在楼宇上,将网格党员责任岗二维码贴在居民家门口,建立网格责任清单,构建起上下联通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门庭党员责任岗的四级党建网络体系,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着力构建“5+1”(“5”即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物业服务机构及业主委员会,“1”就是社区约请市、区部门社区现场办公制度)社区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社区事务共管、社区资源共享、社区活动共办、社区平安共保、社区难题共解”。着力构建“三工”[党工+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志愿服务模式,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社区搭台、公益唱戏、全民受益的联动志愿服务新格局,让社区服务更专业更贴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社区服务方面还推行智能化模式,利用社区邻居A PP平台设立网上党建、掌上居委会、智能管家、社区活动等模块,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生活更省心。开展环境整治“三大行动”。围绕落实河长制、国家卫生城市“迎复检”、项目建设等工作,开展河道清理集中整治行动、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项目征地拆迁“清零”行动,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