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明网 | 惠城区人民政府网 | 天鹅城网 投稿邮箱:hcqwmj@vip.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压岁钱蕴含文明延续深意
2017-02-04 15:31:50 稿源:邓春海
   春节期间,给小孩压岁钱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之一。原意是镇恶驱邪,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压岁钱的数额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不由让人对压岁钱既爱又怕,并延伸出对压岁钱如何管理的话题,在思索和变更的同时,也印证着文明的发展和延续。
   从压崇到压岁,压岁钱从象征性到实用性发生了转变。据考,压岁钱的来历源于北宋神宗年间,其时副宰相王韶的幼子南陔,游玩时被歹人掠走,南陔大声呼叫,最终得救。宋神宗知此事后,赐予一些金钱,给南陔压惊。从此民间流传开来,并传说有小妖,名“祟”,每年三十夜出现,只要碰了小孩头,小孩就会因此发烧,讲呓语而生病。而在当晚给予小孩包了红纸的铜钱能镇邪除妖,可以赶跑“祟”。彼时的压岁钱,象征意义多于实际,多用于压惊和除邪。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给强化了,因此变成了真正的货币。
    从压岁到压税,压岁钱的发放使用由攀比逐渐回归理性。从我国解放后压岁钱的发放来看,最初从五分、一毛地给,还需要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发生质的变化,开始五十、一百的给,小孩的压岁钱越来越多,甚至于有些小孩过年的压岁钱动辄数十万,如此一笔不菲的资金,交付给小孩使用,委实让人心惊。于是乎,一般压岁钱名义上给小孩,实则大人“没收”,压岁钱演变成为攀比的工具和“压税钱”。由此,如何正确引导小孩管钱用钱,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和困惑。人们也在不停的反思和探索中,压岁钱从盲目的攀比渐渐回归理性,不再盲目攀比,而开始流行赠送利是包、购买书籍等方式给予新年祝福。压岁钱开始由简单的财物赠予到给予祝福这个根本内涵的回归。
    从理财到规划,压岁钱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变化。当前,对于压岁钱的管理和使用,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全部没收型。认为钱虽然是给小孩的,但主要是父母挣的钱送的礼,小孩只是中间收款方。另外,也有因此孩子年龄小,不能正常保管,需要没收的。二是部分扣除。认为小孩可以获得部分金额,即可以满足其一定愿想,又不致于太多难以管控。三是代为管理型。即钱财设立专门账户,由父母管理,孩子和家长共同监管,或者父母代管,替孩子支出学费及其它费用。四是理财型。建立压岁钱账户,教孩子投资理财或者购买保险等业务,甚至于引导孩子学会挣钱、投资。五是劳动获取型。要求孩子学习考多少分获取多少,孩子干多少活,发放多少,以此激励和鼓舞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劳动。这些方式方法各有所长,但体现出新时期人们对于孩子的压岁钱的使用上的多元化和理性变迁,体现的是文明的进步和延续。
    小小一笔压岁钱,寄托的是长辈对孩子们平安成长和对未来无比的希冀及美好寓意,压岁钱从简单的象征意义到红包泛滥,直至渐渐回归理性和正确引导消费,实则体现的是一种文明的传承及延续。要知“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教育和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也是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灌输,在物资生活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透过这些微小之处,推进人们精神世界和文明层次的不断丰富与拓展。